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BR首次组织“社区代表参观二次供水泵房”活动新闻中心中国常州网 常州第一门户网 常州龙网 常州日报 常州晚报
京沪高铁将再次提速据北京铁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2018年铁路第一阶段调整列车运行图,此次从北京铁路局始发终到的列车将达到对,其中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占比超过六成,共计390对,再创北京铁路局始发终到列车历史新纪录。非洲自贸区还有利于实现非洲的经济多样化,摆脱各国传统上对大宗商品出口的依赖。
梅新育表示,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如果特朗普大规模开征惩罚性进口关税,将进一步加大美国通货膨胀压力,进而加大美联储加速加息、导致美国股市硬着陆的概率。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落实于人间现世,自然须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紧密结合。
对于港独和非法占中行为,香港特首及特区政府曾多次表示,会竭尽所能,坚定担当一国两制的执行者、《基本法》的维护者、法治的捍卫者,以无畏无惧地依法处理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我们通过与国际高端飞机制造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制造飞机整机,预计今年底前将投入试飞阶段。
这次我贡献给大家的一本书是谈诗的。该架飞机机型为737-800,机身号为B-1228,23日正式交付奥凯航空,将于27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预计,非洲自贸协议实施可能会使得2022年区域内贸易比2010年增加52%。
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从艺术角度来看,杜甫是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
该架飞机机型为737-800,机身号为B-1228,23日正式交付奥凯航空,将于27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文丨特约评论员斯远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始终同非洲国家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永远做非洲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
《江格尔》 跨国界的大史诗《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文丨特约评论员斯远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法律顾问:展曙光律师()展曙光,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注册企业法律顾问。
书店不仅仅是买书的地方,也是爱书者逛的地方,我从小就爱逛书店,只有逛书店书店,你才能领略知识海洋的博大,读书人的成长为知识人,逛书店是不可或缺的程序之一。理论上,这将刺激贸易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
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BR首次组织“社区代表参观二次供水泵房”活动新闻中心中国常州网 常州第一门户网 常州龙网 常州日报 常州晚报
晨曦中的苏州工业园。
港湾。
园区生物纳米园。
园区管委会大楼。
江苏频道9月16日苏州讯:(宋婷)今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业已廿年。20年前,这片低洼苏南水田,开始承载由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联手进行的了一次国际关系史上的创造性实验——借鉴新加坡经验,建设一座“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
今天的工业园区里已经高楼林立,成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创业者向往、苏州人自豪、外来人羡慕”的一片热土,一个人口占苏州市7.4%,土地占3.3%,却创造了15%经济总量的国家级开发区示范。
苏州工业园区到底向新加坡学到了什么?
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顶层设计”
“园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中新两国‘顶层设计’的产物”,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长钟波说道。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要求,苏州工业园区因此建立。1995年,江泽民为园区题词,要求它“为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新经验”。新加坡也将园区视为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项目,李光耀资政自1994年以来多次到苏州,而为了推动园区顺利发展,两国政府建立了各由一位副总理担任主席的联合协调理事会,协调开发建设中的重大政策问题。
2013年10月,应邀访问新加坡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共同主持三个高级别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双方同意,以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支持园区赴中国其他地方和东盟其他国家开展投资合作。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主任谈小汶介绍说:“这20年来我们一直在向新加坡学习,苏州工业园区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们要感谢新加坡,正是因为向我们输出了这么多发展经验,我们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很好的运用,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建设成就。”
二十年来,园区共组织了160多批次2900多名人次相继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而学习培训的专题都与园区新阶段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如规划建设、招商与服务、产业提升与人才服务、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效能提升、服务外包职业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商务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国企负责人领导力与国资管理能力提升等。
20年前的3千万 “天价”编制园区规划
20年前,当苏州园区花费3000多万元编制总体规划时,所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太昂贵了。20年后,所有人都会说:值得。
事实上,城市的整体规划与未来城市问题息息相关。现在中国所面临的雾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都与前期发展观念不是很科学,没有整体考虑相关。比如拥堵,不只是道路、车辆数量等问题,或可追溯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
然而,很多地方已建成的东西与规划相对照,已经面目全非,而在苏州工业园区,则是严格的“规划即法”。
园区开发之初,就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编制完成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所有规划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重点区域和重要景观项目规划设计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在规划中率先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先进理念,对短期内不明确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
园区规划注重实施,坚持以规划引导建设、以城市设计指导地块开发,强调规划执行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开发建设过程中投资者超出规划范围的要求,严格执行“违规申请”相关程序。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20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
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原则,适度超前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严格按规划功能区域和控制指标整体推进开发,所有重大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一站式审批,纳入有形市场招投标,所有建筑工地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了滚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开发建设的高强度与高水准。
“‘先规划,后建设’,无疑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城市规划的‘宝典’之一。
源于新加坡的“一站式”服务
谈小汶认为,苏州园区像新加坡借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先规划,后建设”,第二,经济发展——“倾商、安商、富商”;第三,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
这其中,苏州工业园区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现最直接的要属“一站式”的服务概念。
“一站式”服务,英文原意“One-Stop Service”,顾名思义,在“一个站点提供各类所需服务”,词语最初来源于新加坡。为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苏州工业园先后组织了近100批约2000人次各类管理人员赴新加坡培训,率先将“一站式”概念引入中国。
1996年,苏州园区在中国率先开展窗口式服务,设立经发、规划、组织人事三个窗口,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开工、建设、招工等提供便利服务;2000年初,“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式启动,人员由各局派驻;2002年,独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并很快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当时中心仅有20人左右规模,设有登记审批、技术管理、综合服务等三个处室;之后,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审批提出的新需要,中心服务大厅的驻点部门不断增加。如今,“一站式”中心的审批服务链更加完善,受理业务更加全面,已成为园区“亲商”服务和依法行政的示范窗口。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行政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大厅,大幅标语写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文军介绍说,它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充分授权模式下运行的行政审批中心,30%的业务可以在前台办结,60%的业务在2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只有10%的业务(涉及环保、建设等领域)是在5至7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业务的整合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其次,70%以上业务量可以网上报批或者直接审批。
而近年来,“一站式”服务的内涵又得到了延伸:立体化的咨询服务体系,让企业能够全方位获知政策法规、办事信息、操作流程;加工贸易手册电子审批的应用,使中心成为商务部在中国的第一个试点单位;免表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使区内进出口企业全面实现网络新干线;授权业务全部实施网络报批,也意味着中心的审批业务已全面驶上信息化高速,真正做到了百分百上网。
中国十余省市加盟“邻里中心”
对于生活在园区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苏州工业园区学习新加坡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的原版在新加坡。1997年,以新加坡“购物中心”为蓝本的“邻里中心”正式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克隆”。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共有湖东、玲珑、翰林、新城、贵都、师惠、沁苑、独墅湖等10座邻里中心,服务约30万园区人口。
据介绍,每座“邻里中心”都有12项必备功能,超市、银行、邮政所、餐饮店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细节。
“有了它,园区的马路上看不到路边店,不仅杜绝了底商的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更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有了它,老百姓日常需要也就有保证。因为邻里中心既是一个‘购物中心’,又是一个‘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 邻里中心公司副总经理余继东介绍说。
而现在邻里中心不仅在苏州扎了根,在中国各地都已开花,内蒙古通辽、青海西宁,近及浙江温州、江苏南京、扬州等十多省市实现特许加盟,开始建设“邻里中心”。
中新双边拟扩商旅文体合作空间
2019-02-22,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中国商务部与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新两国在苏州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意向书》。《意向书》明确选择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合作的试验区,把依托制造业的金融、物流等内生型服务业和旅游、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作为下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
这一意向书的签订,预示着园区在未来将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与新加坡有更多的互动。
据苏州园区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刘华介绍,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化产业,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追赶国际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较上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到2013年底达到39.7%。现代服务业成为园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今年我们借鉴新加坡‘春到河畔’这个新春艺术嘉年华,模拟办了个‘春到湖畔2014’元宵活动,集中展示一些苏州和园区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苏州及周边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效果比设想的还要好。”刘华透露道。
据介绍,春到河畔”艺术节是新加坡一年一度的新春嘉年华,到今年已经办了28届,每届都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和本地人参加。刘华说:“苏州‘春到湖畔’的举办不仅体现了我们双方在文化上的共识,更体现了双方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的高度一致。”